准时接送、安全到达!他们永远在路上……
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校园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处校园后勤保障的最前沿,手握方向盘,以敬业的精神,投身于看似平凡却又至关重要的职责之中。他们,就是浙艺车队的师傅们,一群永远在路上的守护者。
浙艺车队由9名优秀的司机组成,他们分别是李立华、谢一力、孟长荣、马后松、余全顺、王文松、郑建德、经千驹和王磊。他们不仅是教职工出差的得力助手,更是两校区师生日常通勤与演出活动的坚实后盾。从晨曦初露到夜幕低垂,他们的身影总是穿梭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确保每一次出行的准时与安全。
车队师傅们的工作时间从早晨六点一直延续至晚上八点半,长达十四个小时的坚守,见证了他们的辛勤与付出。他们不仅要负责每日的学生接送与教师的出差用车,还要确保车辆的日常安全检查与环境卫生维护。在学生突发身体不适时,他们更是第一时间提供紧急接送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校园交通守护者”的职责与担当。
“学校有两个校区,司机们的工作量很大。当有特殊情况需要接送学生演出的时候,等到夜晚十一二点也是常有的事情。车队的队员们从来都是任劳任怨,没有一句怨言。”对于这个团队,车队队长李立华不止一次提到“和谐”二字,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十分和谐友爱的团队。
尽管驾驶校园车辆有时略显枯燥乏味,但车队师傅们总能从中发现乐趣。就像谢一力师傅,他不仅驾驶技术娴熟,更有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工作之余,他自学萨克斯演奏,那悠扬的旋律随着他的指尖流淌而出,为车队带来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每次听到学生们那句“师傅辛苦了”“谢谢师傅”,车队师傅们都倍感欣慰,这也使他们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老师们在教室里传道授业解惑,确保学生们学有所成;而我作为司机,每天按时接送学生,确保他们准时上课、准时参加演出。看着学生们在学业上不断进步,学校日益发展壮大,我的归属感也愈发强烈。”王磊感慨道。当被问及这份工作的意义时,热爱萨克斯的谢一力师傅满怀深情地说:“这工作太有意义了!我们跟外面跑运输的司机可不一样,学生们的职责是好好读书,那我们司机的职责就是好好开车,确保师生安全。”
然而,长时间的驾驶工作也给师傅们的身体带来了挑战。由于长时间保持坐姿,他们容易患上多种职业病。脊椎和消化系统的压力,让他们备受困扰。但学校高度重视司机的健康保障问题,定期为他们组织体检,确保他们的健康状况良好。
面对学校的关怀与福利保障,他们心怀感激,“学校就是我们第二个家,我们都是‘浙艺人’大家庭的一员!”正是这份深厚的归属感与责任感,让浙艺车队的师傅们更加珍惜每一次出车的机会,用实际行动为学校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学校服务多年以来,司机师傅们始终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地承担着后勤保障的重要任务。他们全年随时待命,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守护着校园的交通与安全。作为一支专业的高素质团队,这个团队中党员和退伍军人的占比极高,即便是在最为普通的工作岗位上,他们也能够找到自身的价值所在并为之努力奋斗。
“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我们会一直在这里干到退休。”许多师傅都表达了这样的愿望。他们衷心希望学校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声名远扬。因为他们深知:“只有学校越来越好、知名度越来越高,我们作为浙艺的一份子才会发展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