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艺新闻

我校2个组合荣获全国民族器乐展演优秀乐种组合

出处:音乐学院  文字:赵瑾  图片:杨梦璐 蒋陈竹  编辑:江勇  时间:2024-12-04
字体:放大 缩小

近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江南丝竹音乐演奏团、“婺美江南”组合参加第二届全国民族器乐展演暨二泉映月·无锡民族音乐汇现场展演。此次展演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无锡市人民政府承办,是全国最高水平的民族器乐展演,我校是唯一有两支器乐组合入选的代表队。最终两支组合均荣获“优秀乐种组合”,并参加闭幕式颁奖音乐会重要演出。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江南丝竹音乐演奏团由我校民乐专业领域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共同组建。该乐团自2015年初成立以来,始终秉承传承与创新江南丝竹音乐的崇高使命,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丝竹的代表性传承人沈凤泉先生及多位业界专家的悉心指导下,致力于将传统江南丝竹音乐的精髓发扬光大。凭借其卓越的演奏技艺与深厚的艺术底蕴,乐团已蝉联三届全国民族器乐展演“优秀乐种组合”称号。除此之外,乐团还出版了江南丝竹专场音乐会DVD,参与中央电视台江南丝竹专题纪录片的拍摄工作,并受邀参加2020中国(青岛)艺术博览会开幕式演出,彰显了其在民族器乐领域的成就与影响力。


微信图片_20241209111438.jpg


“婺美江南”组合由戏曲音乐专业的学生组成,聚焦于婺剧音乐演绎。该组合凭借精湛的才艺与对传统戏曲音乐深沉而真挚的情感,在众多重大赛事及演出中脱颖而出,在第四届“梨花杯”全国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中,荣获优秀表演作品殊荣;在2024年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中,入围组合展演奖;积极参与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浙江省舞台艺术创作重点题材扶持项目——大型民族管弦乐音画《听见江南》巡回演出,迄今已圆满完成十余场演出,为广大观众奉献了一场场洋溢着浓郁江南风情的音乐盛宴,充分展示了戏曲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远的文化底蕴。


微信图片_20241209111636.jpg


在展演后的“一场一评”研讨会上,组委会专家对我校两支器乐组合的演奏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广播艺术团一级作曲莫凡先生说:“‘婺美江南’组合在第二届全国民族器乐展演中演奏了《花头台》和《金毛狮子》两首乐曲,受到听众热烈的欢迎。这两首乐曲都是婺剧曲牌,汇聚吹、拉、弹、打各类民族乐器。作为民间乐种组合第一场演出的压轴节目,获得大家一致好评。浙江的婺剧有着悠远的历史,在中国板腔体戏曲中,算是一个元老,因而有着非常丰富的音乐元素。《花头台》是一首婺剧曲牌,具备浓烈而鲜明的特色。12位年轻的演奏员默契配合,既有粗犷强烈,又有流畅明快,结构上还有紧拉慢唱,唢呐的自由抒发、奔放的快板突然放慢,各种板式和节奏变化,使乐曲显得富有动力、灵动流畅。《金毛狮子》也同样出彩,打击乐变化多,深深吸引了好奇的听众们,让大家得到了艺术享受。”

微信图片_20241209111804(1).jpg


中央民族乐团原副团长、一级演奏员王次恒说:“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江南丝竹音乐演奏团的演奏让我深深沉浸其中,想到在浙江江南丝竹是有很深根基的,而你们这个乐团能让我感受到对传统音乐的珍视以及有着对传统继承和发展的使命感。乐团教师上阵,在教学和演奏上有着表率作用,十分难得,令人感动!你们的演奏让我听到江南丝竹非常重要的‘老汤味儿’,尤其是箫的演奏到位、过瘾。”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郭树荟说:“江南丝竹音乐演奏团的音色呈现尤其是箫的演奏,与文曲的音色品质很贴切,对于坚持中国特有的音色是非常重要的。你们的组合演奏呈现的多种乐器支声性复调,很好地体现了中国民间合乐的本质,希望你们今后在继承的同时也有创新。”


微信图片_20241209100138.jpg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吴玉霞也对江南丝竹音乐演奏团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教师团队能够身体力行积极参加舞台实践活动令她感动,她希望乐团能够继续扩大影响力,发展得越来越好。


微信图片_20241209111809.jpg


我校民族器乐演奏专业的教师始终怀揣着对传统和本土音乐保护、继承、发展、创新的使命感。江南丝竹音乐的演奏及传承已成为浙艺音乐学院的特色品牌。戏曲音乐中的婺剧、越剧音乐的教与演已然成为标志性特色。今后,民族器乐专业的教师团队将继续身体力行,提倡本土音乐的挖掘,重视非遗项目的传承及保护,守护“源头活水”,体现以特为美,以特为强的音乐文化价值。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我校8件作品在第十二届浙江省大学生摄影竞赛获奖下一篇: